当前位置: 首页 > 表彰先进 > 正文

科技产业集团“三育人”先进工作者乔富强同志事迹

【发布人:数据迁移用户 发布日期:2010-11-25 14:48:20 】

服务教学 服务科研 服务社会

科技产业集团“三育人”先进工作者乔富强同志事迹

乔富强,男,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2005年7月毕业分配到北京农学院,现任北京农学院科技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分管行政及开发创收工作。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坚持以服务教学、服务科研、服务社会为宗旨,努力学习,忠于职守,文明服务,开拓进取,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

在教学工作实践中,乔富强同志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思想、言论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立场坚定,政治敏感性强,能以实际行动旗帜鲜明地捍卫党和人民的利益。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爱教育事业,关心集体,团结同志,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他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热诚的工作态度,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和支持。

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

2005年以来,科技产业集团面对学校发展的新形势,乔富强同志作为集团副总经理,面临几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该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保证了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1、建章立制,推进了科技集团的改革与管理。为了规范科技集团各项工作的管理,乔富强对重点工作进行了制度建设,制定“北京农学院企业管理条例”、“北京北农科技有限公司成本核算管理制度”、“北京北农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科技产业集团专项工程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推进实习场站的改革。2008年10月,重新对职工进行岗位聘任,更加明确了职工的工作职责、考核指标及奖惩办法。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场站工人进行学习,并进行了相关业务上的培训,认真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十七大报告及学校领导的报告,并进行交流,对场站管理问题进行研讨,使大家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协助制定了涉及30多个工种及工序的农作物种植田间操作规范及用工量化指标,对各实习场站进行了收支考核的目标化管理;提高了实习场站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使学校场站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2、顺利完成学校校办企业改制。根据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委企业改制精神,不允许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的身份从事企业的经营活动,建立高校从事经营活动的防火墙,规避学校直接经营企业的经济和法律风险。我校成立了校企改制领导小组,乔富强同志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真学习了相关政策,并明确了企业改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改制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步骤。通过调研先后向学校提出若干企业改制方案,最后学校决定成立以北京北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为资产公司的管理架构。在企业改制中的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制定企业组建方案、制定公司章程、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依法到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顺利完成了我校的校办企业改制工作。

3、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高标准教学科研基地。实践教学是农业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标准教学科研基地是学校的重点内容。乔富强同志作为实践基地改造工程的负责人,原本专业为畜牧养殖业,由于集团人员缺乏,他本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从项目申报、设计、预算、评审、立项、招标、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力求使项目顺利进行。在参与建设改造教学实践基地的全程工作中,不论是节假日、休息天还是下班时间,经常奔走于单位与施工现场。至今,该同志参与建设的“设施农业示范园”、“亭子庄教学科研基地”80000平米农业设施得到了学校及领导的一致好评,为学校教学、科研创造了优越的环境条件与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强化了科技集团为科研教学服务的功能。

4、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不断加强开发创收工作。该同志2005年入校后调研走访多个高等院校,协助领导向菩L岢龉赜谖倚?⒋词盏姆治霰ǜ妫衔叩妊5拇词罩饕览涤诹礁銮溃皇抢醚8呖萍汲晒胁祷俗鳎欢抢醚5淖试葱杂攀拼词眨渲邪ò煅в攀坪偷卦涤攀啤R蚴凳┢放苹俗餍枰桓龉蹋虢谖H〉媒洗蟠词眨瓒晕倚W试葱杂攀平锌ⅲ朔桨傅玫搅搜5目隙ā4撕蠹盘岢鲈凇敖鸾且叩亍贝蛟臁叭谢躺薰ε┎贰钡氖痉墩瓜汀氨迸┛萍冀涣髦行奶嵘袼健钡哪勘辏?2006年开始启动我校东大地“金角银边地”的招商引资工作,目前集团2008年、2009年每年上缴学校400万元,2010年上缴学校500万元。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校的创收能力,而且有力的提升了学校的形象,有效的宣传了我校。

三、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强化集团服务功能

为改善我校教学科研条件,经学校批准科技集团租用马池口亭自庄932亩土地作为我校的教学科研基地。面对我校科技园的现状,如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科技园建设完毕,每年学校需要投资200-300万元的经费,才能保障教学科研的正常运营。乔富强同志丝毫不敢放松懈怠,本着“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前进中求发展”的方针,积极协助领导突破传统的科技园区运营模式,多次到农业科技园进行调研考察,结合大学科技园优势,提出创新管理机制,分解项目管理,在保证教学功能的前提下,吸引农业企业入园,不同学科方向分别签订目标管理合同,分块合作,按照园区的功能和规划,分项目积极引入优秀专业管理团队,这样既保障学校的教学科研权益,企业也能获取一定利润,同时保证园区的运营费用,从而实现示范目的,达到企业与学校的双赢目标。目前已与5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2009年12月,我校“金角银边”、“西大地”和正在筹建的“北大墙”科技综合大楼“三区”构架成由市教委、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联合认定的“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主体。至今,乔富强同志参与建设的“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

乔富强同志始终坚持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躬体力行,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孜孜追求,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教育服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