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表彰先进 > 正文

经济管理学院“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杨静同志事迹

【发布人:数据迁移用户 发布日期:2010-11-25 14:35:11 】

投身教育 无怨无悔

经济管理学院“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杨静同志事迹

杨静,女,管理学硕士,副教授,1983年3月来到北京农学院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已工作27年。在这27年的从教生涯中,杨静老师爱岗敬业,责任心强,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能为人师表。近几年,杨静老师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教学工作

近五年,杨静老师先后承担了经管学院“专业英语”、“外贸英语”、“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专题”、“会计英语”、“农产品国际贸易”、“国际贸易专业概论”和“国际贸易专题”等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五年来完成的教学工作量为1983学时,平均每学年为396.6个学时。在教学工作中,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一丝不苟地备好每一节课,并注意借助网络与学生课上课下的沟通与交流,教学效果好,近五年教学质量评分均在90分以上,其中,2007-08学年为91.36分;2008-09学年为91.225分;2009-10学年为90.12分,其教学效果得到学生认可。2009年,所承担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5年来,指导43名本科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并通过答辩,其中有15%的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为优秀。也正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杨静老师在2004-2005、2006-2007和2008-2009的年度考核中,曾三次被评为优秀。

2.教学管理工作

2001年,杨静老师担任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主任。自任职以来,能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配合院里完成各项日常的教学管理和实习基地建设工作。近5年,带领教研室老师完成13项质量工程立项和外贸实训平台的专项申报。其中,杨静老师负责申报的项目有《国际贸易校级骨干专业建设》、《国际贸易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思路研究》、《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课程建设》和《会计英语网络课程建设》,先后获得12万元的经费支持。2008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评为校级骨干专业;2009年,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外贸实训平台专项已或批准,所需软件已经安装完毕,已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

3.班主任工作

2009年,杨静老师担任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班主任,经常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出勤与学习情况。近一年来,对学生进行深度访谈100余人次,并对一些有学习困难、心理障碍及单亲家庭的学生重点关注,与学生家长沟通10余人次。组织成立班级读书会,为学生推荐相关专业书籍,引导学生明确专业方向,提高对本专业的兴趣。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业计划和暑期社会实践的申报。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补习英文20余学时。在学生家庭及个人出现变故的情况下,能积极安抚,帮助解决所面临的困难。

4.科研工作

在完成上述教学任务、教学管理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同时,杨静老师还侧重于对世界农业经济以及农产品市场与政策领域进行研究,在学术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进展,有30余篇科研论文刊登于《世界农业》、《中国食物与营养》、《中国奶牛》、《北京农学院学报》、《农业展望》、《中国乳业》等杂志上。特别是2002年,通过了全国公共英语等级(五级)考试,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修学一年。在这一年中,杨静老师不仅系统地选修了“农产品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分析”和“研究方法”等课程,而且还与悉尼大学的Gordon MacAulay教授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主持了由澳大利亚乳品局资助的《中国城市居民乳品消费研究》和《中国乳品消费需求的模型分析》的科研课题,到账科研经费20余万元。目前,这两项课题已经完成,所提交的研究报告《Consumer Demand for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in the Urban Areas of Beijing, China》已经验收通过。此外,在该项目的资助下,杨静老师在2004年2月参加了AARES(澳大利亚农业和资源经济学会)在墨尔本举行的第48届年会,提交了题目为《The Dairy Industry in China: An Analysis of Supply. Demand and Policy Issues》的会议论文,并在会议上作了小组发言。回国后,仍围绕着乳业经济问题展开多方面的研究。近两年,主持《北京市生态奶业发展对策研究》教委项目和《北京市居民花生及制品消费需求研究》横向课题项目。

总之,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杨静老师做到了全身心地去爱学生、爱岗位和爱学校,其平和踏实、细致认真、宽容体谅、无怨无悔的工作态度,得到学院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也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