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创新 朴实育人 身体力行 无私奉献
食品科学学院“教书育人”标兵刘慧同志先进事迹
刘慧,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副教授,食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食品营养与功能学科方向带头人,从事食品微生物与功能性发酵食品的科学研究。
刘慧同志自1986年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已有24年,主讲《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发酵工程》、《发酵工艺原理》、《发酵调味品工艺学》、《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微生物实验原理与技术》等本科生与研究生课程,并指导这些课程的全部实验。该同志一直以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深厚的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的实验操作技能,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以科研助教学,以教改提升教学质量;工作大胆创新,育人朴实细致;在关心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健康发展方面,身体力行、无私奉献,表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以其勤奋敬业精神,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风范赢得了同行的好评和学生的爱戴。
一、以科研助教学,以教改提升教学质量
2004年以来,刘慧同志带领微生物教学团队重点对《食品微生物学》及其实验课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成果,起到了良好实验教学示范作用。
为了满足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的需要,更好地配合《食品微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2004年7月刘慧同志主编出版了70万字的《现代食品微生物学》,此教材同年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称号,并于2007年被遴选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为了配合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2006年7月又主编出版了42万字的精品教材的配套实验教材《现代食品微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于2009年1月荣获北京农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编著教材过程中多次修订了《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将有关食品微生物学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发展动态,以及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自创成熟的研究方法溶入教材的每一章节和实验中,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并尽力做到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结合,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精神。《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经过近三年的教学改革和重点建设,于2007年及2009年两次荣获校级优秀课程称号。近年来,刘慧同志主持省级、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2002-2004年主持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建设项目《现代食品微生物学》1项,2005-2006主持北京农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食品微生物学》1项,2007-2008主持北京农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食品微生物学》精品课程建设及《现代食品微生物学》精品教材建设项目2项,为今后将《食品微生物学》建设成为北京乃至国家级精品课程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刘慧同志将上述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内容始终贯穿于教学工作中,撰写了教改论文《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发表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核心期刊。由刘慧同志负责制定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撰写了教改论文《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发表于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中。
刘慧同志目前主持科研项目5项,其中2项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自建系以来,食品学院共获得5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其中由刘慧主持2项——2006-2008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藏灵菇益生菌产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理功能的研究》,2009-2011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藏灵菇克鲁维酵母菌降胆固醇作用及机理的研究》。通过项目组建了食品营养与功能学科方向的科研团队,凝练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有力推动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的建设。刘慧同志在科研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从科研立项与项目的整体规划,到具体实施,事无巨细,她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2010年1月主持完成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藏灵菇益生菌产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理功能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申请发明专利4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6篇。其成果鉴定结论是:研究成果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并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与推广价值。
刘慧同志任现职以来,已发表学术论文共4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其中被SCI收录1篇,被CA检索14篇,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发表4篇;荣获第三届利乐杯青年乳业科技工作者论文评选优秀奖1篇;已获得及正在审核的国家发明专利共10项,自主研发6株高效降低胆固醇的乳酸菌和酵母菌新菌种通过CGMCC鉴定。
二、工作大胆创新,育人朴实细致
为了提高我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质量,刘慧同志认真对待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阅读大量资料,结合本专业教学经验,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创新开展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工作。课堂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和讨论,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模式,深入浅出的讲解,活跃互动的教学气氛,使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实验课教改方面,改革由教师和实验员准备实验,为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在微生物实验课上她对学生的基本操作进行严格训练,对于随时发现的问题都要动手示范,及时纠正,耐心指导,从而使学生系统掌握了微生物学的实验操作,并达到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了配合精品课程建设,她组织课程组成员完成了《普通微生物学》和《食品微生物学》多媒体课件制作。该课件以丰富多彩的画面、图表、流程图,少而精的文字展示了教学内容,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而形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受到我校督导组老师的称赞。
三、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身体力行、无私奉献。
刘慧老师以学生为本,关爱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她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情况。在暑期指导学生论文实验时,有位原本学习优秀的学生因压力过大及性格不开朗等因素,突然表现自我封闭,严重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刘慧老师深入宿舍与她多次谈心开导,晓知以理,动之以情,终于解除了心理障碍,使她能够基本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并顺利拿到学位。刘慧老师指导做论文的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在传授知识与实验技能的同时,进行着细心的思想教育工作,并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在指导毕业论文时,有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又不愿吃大苦,经常遇到因实验的多次失败而丧失信心,导致实验中断。为了攻克实验难关,刘慧老师常与学生通宵达旦工作在实验室,废寝忘食,身体力行,以榜样的无穷力量深深感化和教育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和失败不妥协,不气馁。通过素质教育使学生的思想水平提高,意志力增强,这样在科研中就会不畏困难,坚韧不拔,吃苦耐劳,为科研成功奠定思想基础。有付出才有回报。近几年,刘慧老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70人当中,每年被评为优秀论文数量较高(近三年几乎为100%),毕业论文被公开发表的数量较多,申请发明专利数量亦较高。2010年1月由刘慧老师指导的2008-2009年度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藏灵菇源益生菌降胆固醇蛋乳发酵饮料的研制》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荣获二等奖,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离校时毕业生总结写到:在校四年收获最大的是通过论文实验,真正掌握了较多的实践技能,提高了论文写作水平,懂得了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磨炼了战胜困难的意志,增强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刘慧导师的谆谆指导与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是我们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2004年以来,刘慧老师一直担任食品安全教研室主任,在新专业的申请、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设置、教研活动和日常教学管理等方面,都不辞辛苦,默默无闻地承担大量而艰苦的工作。在系统一领导下,组织申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负责起草并制定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及人才培养方案。2005年食品安全教研室荣获校级优秀教研室称号。
(1)2005年,作为学术骨干起草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硕士点”申报书中的部分文件。
(2)2007年,主要参与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的申报工作。
(3)2009年,作为“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业推广硕士点”的主要文件起草人之一,积极参与了申报工作和文件起草工作。
(4)2009年,作为“都市农业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实验教学中心” 的主要文件起草人之一,积极参与了申报工作和文件起草工作。为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功申报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5)2010年,作为申报功能食品与养生专业主要起草人之一,撰写了新增“功能食品与养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6)2010年,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学科带头人之一,起草和多次修改了“农产品及食品安全”、“食品营养与功能”两个学科方向的申报材料。
刘慧同志曾获1996年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2006年度、2006-2007年度被评为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2009年度考核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