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陈学珍个人事迹
陈学珍,北京农学院推广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村官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北京市“科技服务农家女志愿者”、北京市“科技下乡农业专家团成员”、“延庆科技之家专家组成员”,北京作物学会第七、八、九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组委员。
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教学、科研的排头兵
陈学珍同志于1996-2007年连续12年的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担任教研室主任期间完成了专业改造、北京市教委和国家教委的教学改革的课题,多次获得市、院级教学和科研奖励。种子科学与工程教研室2005年荣获北京农学院优秀教研室称号,2006年荣获北京市学习型班组先进单位。
多年来主持和主要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农业部948、北京市自然基金、北京市教委、科委、人才等科研课题12项,科研经费230多万元。培育出的“京农2号”红小豆品种于1993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京农5号”红小豆品种于1999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农101”大豆品种于2007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北农103”大豆品种于2009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种鉴定大豆种子真实性和/或品种纯度的方法”2008年获国家发明专利;“大豆品种DNA指纹图谱数据库系统V1.0”2009年获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京农2号”、“京农5号”红小豆品种推广2次获北京市金桥计划项目奖一等奖,“京农5号”红小豆品种获北京市优秀发明展览会铜奖。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译文10余万字。参编、主编教材、著作9部。主编出版科普著作4本。
陈学珍同志在课堂上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老师,在科技兴农工作中是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几年来做到了: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收入里。
二、通过1+1+X工程,培训农村实用人才
北京农学院推出的“1+1+X工程”,是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模式,陈学珍老师在该项工作中利用本院专家资源,以推广教授为主体,科学技术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意识紧密地融合,科技成果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实践中有效地转化,推进了农村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建立、发展和培养起了一支来自农民、植根农民、服务农民的乡土专家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搭建起了农村实用人才体系。
通过“1+1+X”工程,2007年陈学珍老师首先在延庆县沈家营镇西王化营村建立了80亩甘薯示范基地,并对农民进行培训,使该村党支部书记王军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实用人才,并于2008年成立了农民甘薯合作社。
通过“1+1+X”工程,陈学珍老师及时把彩色甘薯新品种在西王化营村推广种植,改变了该村甘薯品种单一的问题。首次在延庆县内进行较大规模的甘薯新品种引进,优化甘薯品种结构,做大有机甘薯产业,为延庆县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三、科技下乡,情系三农
通过“1+1+X”工程,陈学珍老师带着种苗、技术、信息四进村,实施育秧、调秧、送秧到田间地头。从育秧、插秧、田间管理等各环节全程指导,市、县、镇三级跟踪服务,在该村建立了百亩甘薯示范园,名特优甘薯新品种在西王化营村安了家,全村1700亩耕地全部拿到有机产品转化证,500亩甘薯喜获丰收。彩色甘薯全部装箱出售,供不应求。使西王化营村成为延庆“甘薯第一村”,使原来几百元的亩收益,实现了亩纯收益3000-5000元。使普通的甘薯与生态农业挂上了钩,使彩色甘薯与观光农业结了缘,并帮助该村开发了甘薯宴,建起了甘薯种薯贮藏库、甘薯加工车间,并生产出了甘薯深加工产品,使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四、撒播知识、培训农民
在几年的科技兴农中,陈学珍教授真正做到了科技下乡、情系三农、成果转化,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生态改善。三年来风雨无阻,自己开车下乡行程6万余公里,只要是农民有需求,基本做到随找随到;几年来办农民培训班20余次,培训农民1000余人次,发放种植技术材料1500余份。在彩色甘薯推广、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农民和区县的认可,先后接受了延庆TV、昌平TV、BTV-1、BTV-5、CCTV-7等20多家媒体的跟踪采访。
陈学珍老师二年4次到平谷进行彩色甘薯种植的农民培训,一个能容纳60余人的教室,硬是挤进了100余人,大多数群众都是站着听讲,整个培训气氛非常活跃,农民不时提出各种问题,都得到了满意的解答。
几年来为延庆县沈家营镇组织申报了北京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推广项目《发展籽种农业,建造滨河路生态农业走廊》、延庆县科技计划课题建议方案《做大有机甘薯产业,打造延庆甘薯第一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建议书《彩色甘薯品种引进、种苗繁育技术改良与示范推广》等项目,已入项目库。
2009年4月陈学珍教授还应邀到天津市吴清县对农民进行彩色甘薯种植的培训。
几年来为彩色甘薯基地和农民合作社免费送去了二台甘薯贮藏库用电子控温仪、二台手持糖分测定仪、二台甘薯收获机,价值约8000余元。
五、推广果-薯间作,提高农民收益
随着北京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农村种植果树的面积越来越大,在果树刚种植的前几年,由于树小,间作何种作物在不影响果树的生长还能增加收入呢?为了解决果树间作的问题,陈学珍老师跑遍了北京市北部的区县推广果-薯间作技术。为了让农民更好了了解和掌握果-薯间作技术和好处,她带领北京农学院的专家顾问团多次深入山区、农户实地考察,组织培训班,不仅带去了技术,还带去了品种、种苗。
郭家堡果-薯间作,产量5000斤左右;二街葡萄-薯间作,产量5500斤左右;太平庄果-薯间作,产量5000斤左右;平谷金海湖果-薯间作,亩产5500斤左右;唐家堡枣-薯间作,产量5000-6000斤左右。西王化营薯-葵间作,产量4000斤左右。生产的彩色甘薯全部装箱以鲜薯出售,每箱以40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纯紫薯以每箱80-110元的价格出售,亩效益达3000-5000元。
六、签帮带协议,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通过签订《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帮带协议书》,可以把专家、农民、农村实用人才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把我们自己的成果、知识、技术、信息等及时地传授给他们。农村实用人才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是上连“技术专家”,下连“一线农民”的桥梁纽带。能结合生产实践对自身所学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手把手传授给农民,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应用中的“接力棒”作用,使先进的农业科技走进千家万户、各行各业。
通过签订《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帮带协议书》做到了:“一个保证、一项支持”,达到“一个效果”。“一个保证”是以协议为保证。专家和农村实用人才双方签订帮带协议,明确约定各自权利和义务。“一项支持”是专家带成果、知识、技术、信息下乡,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在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作用。“一个效果”是在一个帮带周期结束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七、通过远程教育,传播科学技术
陈学珍老师根据北京都市型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和需要,为北京农民远程教育网讲授了:“高产大豆栽培技术”、“节水农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良种繁育技术”等课程。
八、插上理想的翅膀----帮村官实现“七彩甘薯梦”想
2006年3月,我校法律专业毕业生王贺当上了延庆县康庄镇三街的“村官”,上任后面对全村人均年收入的几百元以及全村沙质瘠薄的土地,王贺陷入了深思。自己学的是法律专业,不懂农业,如何才能帮助农民致富?陈学珍教授了解情况后,向王贺提出试种彩色甘薯的建议,几年来在陈老师的帮助下,王贺种甘薯取得了成功,使农民的收入翻了几翻,使一位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成了一名农村实用人才。连续3年成为市级优秀村官,又成为能留在农村工作的村官之一。王贺实现了他的甘薯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盛大庆典仪式上,王贺有幸成为村官代表,站在了国庆代表的观礼台上。
彩色甘薯的影响
经过3年的彩色甘薯推广工作及各级媒体的宣传报导,使有北京农学院自主知识产权的彩色甘薯在全国有了知名度。现已与我院建立联系、要求推广栽培种植的省市有:河北省、唐山市、天津市、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重庆市等。彩色甘薯的推广,打出了农学院的品牌,真正做到了“彩色甘薯落户农家,成果转化富裕农民。”
几年来,通过“1+1+X”工程,陈学珍老师带出了一个农业新技术推广的队伍,已形成了推广教授团队。今后她将带领这个团队为农民送去知识和技术,为京郊大地的农民带去收获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