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表彰先进 > 正文

2006-2008年度北京农学院“三育人”先进集体

【发布人:数据迁移用户 发布日期:2009-03-13 16:38:58 】

2006-2008年度北京农学院“三育人”先进集体

国际学院,从2003年开始,国际学院全面负责实施北京农学院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零售管理)两个专业开展的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开拓创新,全面运行了英国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实现了全英文教学、全面运行了英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实现了教学与英国的同步化,经英方的全面考核和评估,教学质量达到了英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在国内外不同教育理念、管理理念与系统的强烈碰撞中,我们在努力摸索着一套更适应我国国情、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勇于开拓创新,在打造国际化精品教育过程中,中英项目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成为两校在国际合作领域的亮点。

学生经过一年的英语强化训练,达到相当于雅思5.5的英语水平;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用英语累计完成6万字的各项作业和报告、1万字的论文、以及全部课程的笔试和口试。2007年,首届中英项目毕业生中5%获得英国1等荣誉学位、68%获得2等荣誉学位,60%在英国或加拿大读研,13%在英国就业。

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评价,是引进借鉴、消化吸收、实践创新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国际学院有一支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团结向上的优秀团队。

人文社会科学系社会工作教研室,在严重缺编的情况下,全体教师认真研究,积极探讨有自己特色的育人模式。那就是把专业教育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首先,大家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十七大精神,把“建设一支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指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深入领会,并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第二,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社会工作教研室的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听课,集体评教等互动,取长补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分组研究讨论式教学法、学生主讲教师点评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小组活动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师质量。第三,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和到机构参观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和专业精神。目前社会工作专业已建立了6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第四,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例如在新生中开展成长小组活动;带领学生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服务,如长期为智障儿童、脑瘫儿童、孤独症儿童、福利院和敬老院的老人和残疾人献爱心,做志愿者。在学生参加的所有活动中,老师永远要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学生的事就是老师的事,学生有任何问题请老师帮助,老师绝不会拒绝。正因为有老师们的默默奉献,社工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才会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也得到了社会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好评。

教务处秉承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服务教学的理念,树立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严格履行学校赋予的教学管理职责,从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上保证了教学管理的良性运转。首先, 精心组织,全面推进学校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依据学校定位和特色,制定相应文件,理清思路,加强组织协调,积极沟通校内外专家,保证了我校在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实践教学等方面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首获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等5个专业获首批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京郊‘村官’培育长效机制研究与实践》项目被批准为北京市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07年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成为我校第一个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第二,严格教学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良好的措施保障。贯彻依法治校理念,科学制定教学管理规定,使教学管理有法可依。严格执行制度,加强校系两级教学督导工作,实施教学质量动态监控,学生评教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第三.一切以学生为本,将服务育人意识贯穿到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严格考试管理,关口前移,抓好细节,确保各级各类考试顺利进行,得到市教委和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完善了对作弊学生和家长戒勉谈话制度和申诉制度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进一步努力的机会。综上,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不断强化服务和管理意识,认真履行了职责,在教学管理育人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今后要更加发奋努力,团结协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做出更大的成绩。

科学技术处,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职工认真践行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积极开展“三育人”工作,推动和服务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

一、树立“管理育人”理念,创新管理工作方法

科技处全体职工树立“管理育人“的理念,用精湛的业务水平征服师生,用进取的敬业精神影响师生,用优良的服务质量感动师生。通过科研项目的实施,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500余名,培养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并为社会推荐一批知名专家。2007年度,科技处党支部评为“北京农学院优秀党支部”,科技处董利民被评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处长张志勇处级干部考核“优秀”,张卿被评为“首都文明职工”。在管理工作中,科技处全体职工创新科研管理工作新方法,提出科研管理工作“吹、拉、弹、唱、打”综合法。科研管理工作得到了国家和北京市相关部门领导的肯定。张卿被评为“北京市专利试点先进个人”。

二、抓学科建设提高“育人”层次,争取专项改善“育人”环境

科技处组织学科规划论证和硕士点申报。2004-2005年期间,全校共17个二级学科完成学科规划。2006年,“蔬菜学”等6个学科获得硕士授权点,2008年,“果树学”等4个学科批准为市级重点建设学科。近三年,争取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科研专项近7000万元;2006年,“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和“兽医学重点实验室”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改善了学校的“育人“环境。

三、结合服务社会开展“育人”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处组织6个服务新农村建设基地,作为学校开展科研、学生实习和成果转化的基地,将服务社会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开创性的提出了“1+1+x”的服务模式,受到了市委组织部、科委和农委等领导部门的肯定。据统计,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科技处组织多期“村官”培训,多家媒体给予报道。在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选择我校毕业生担任“村官”的村镇,作于学校“育人”工作的外延。2006年,科技处被评为“彩虹工程优秀组织单位”,2007年度“金桥工程先进组织单位”。张卿被评为昌平科委“一校带一镇、科普进镇村”工作先进个人。

四、研究生教育直接“育人”,专业学位丰富“育人”层次

为实现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科技处领导多次“跑”教委和考试院,为学校争取招生名额,使我校研究生招生增长远远超出全国硕士生招生规模的增长速度。狠抓导师制来,举办三期导师培训,让导师持证上岗。成立“三助”中心,帮助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该工作已覆盖在校研究生的30%。成立“研究生心理悦谈室”,为研究生开展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科技处积极组织资金,改善了研究生的住宿环境。根据教育部的批复,我校2008年将可以招收农业推广硕士。

五、队伍自身建设

科技处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是一个乐于助人的集体,是一个不断学习的集体,用行动谱写“育人”篇章。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科技处在处领导的带头下解囊相助。2007年,科技处张卿在庐山三叠泉勇救一落水的中年妇女,得到了社会和全校师生的赞扬。科技处张志勇处长要求每个职工每年撰写一篇管理论文,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服务理念,这是我们对学生的庄严承诺。在过去的两年内,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在学生公寓管理委员会和后勤服务集团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以评建标准化公寓为契机,紧抓质量与服务,加强公寓管理服务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努力构建和谐宿舍管理服务体系。

一、以公寓安全管理为首要任务

学生公寓安全问题,历来是公寓管理的首要任务。对于公寓管理来讲,安全重于泰山。因此,加强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对学生公寓的防火安全教育和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是公寓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公寓中心多次与保卫处合作,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工作,例如制作消防安全日历发放到学生宿舍;制作安全展板张贴在各公寓楼大厅;制作《学生公寓安全常识十八条》、《火灾报警方法》、《火灾逃生方法》等宣传海报150余幅张贴在公寓楼内楼道走廊。为各楼宿舍长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灭火器使用方法培训等。尽可能使每位同学都能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和逃生技能。完善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学校各部门处理突发事件的互动机制。制定了《北京农学院学生公寓突发事件处理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提高了处理突发事件的效率,应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我们的安全工作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每逢节假日,中心总在放假之前张贴安全告示,提醒同学们离开宿舍前仔细检查宿舍内的水电安全,锁好门窗,出行注意人生安全等,使同学们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着眼于规范管理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是管理思想的体现。加强学生公寓的管理必须要有一套完善可行的制度,加强规章制度的建设并保证制度的落实和实施非常重要,才能使学生公寓的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而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建设学生公寓管理服务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结合我校公寓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北京农学院学生公寓管理办法》、《北京农学院“文明宿舍”、“卫生达标宿舍”评比办法》、《北京农学院学生公寓内务检查制度》、《学生公寓安全保卫制度》、《学生公寓阳台管理规定》、《学生公寓公共设施损坏赔偿标准》等相关文件40余款,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编印了《北京农学院学生公寓管理制度汇编》,这些文件不仅给学生公寓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学生提供了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通过培训首先使公寓管理服务人员熟知相关的制度,部分重要制度做到了张贴上墙,使同学们在公寓日常行为方面能够认真履行。

三、加强管理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公寓管理服务水平

随着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公寓管理工作的理念不断发生着变化。尽管目前大部分人还把宿管工作定型为管理与服务,但实际上宿管工作的服务理念已经开始升级,以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来促进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就需要建设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宿管队伍。目前,我校公寓工作人员多为高中或初中学历,在工作能力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困难,不利于公寓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一方面重视管理和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加大了对管理人员的制度、安全、消防、各种工作记录等方面的培训,对保洁人员进行保洁业务培训,要求他们熟悉掌握学生公寓各类管理规章和办法,对于同学在公寓内的行为有正确的判断,对表现好的同学要提出表扬和感谢,对表现差的同学要进行说服教育,在相互的沟通中将矛盾化解。二是帮带作用,对于新入职的员工,除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外,在工作中,我们会选择工作出色、业务熟练的员工去帮带她,使之逐步熟悉工作内容及范畴。三是加强中心员工凝聚力,提倡团结互助。此外,公寓中心已连续两年举办了中心“十大服务标兵”评选活动,通过服务标兵的日常工作影响着其他员工,共同提升公寓管理服务水平,更好的为广大同学服务。

四、注重日常生活管理,培养同学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每周检查一次宿舍卫生,督促同学共同打扫房间并注意保持宿舍的卫生清洁,使同学们在劳动过程中更加团结协作,促使了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在公寓楼的公共区域,张贴节水节电提示,对于长明灯的宿舍,管理员会及时找同学谈话,提醒同学注意节水节电,培养同学们节能环保的好习惯;管理员每天巡查宿舍,发现因同学疏忽大意而忘记锁门的宿舍,会随时把门锁好,并提醒同学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同学在下次离开宿舍时,会用心把宿舍门窗锁好;对于晚归同学,值班员会仔细询问晚归原因,并及时将情况反馈到各系,有效的抑制了晚归现象的发生。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潜移默化地促使了同学们好习惯的培养。

五、以公寓文化建设为向导,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学生公寓的文化建设,是将思想教育寓于公寓文化活动和实践中,以住宿学生为主体,以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宿舍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的结合。逐步探索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学生宿舍自管会通过各楼橱窗宣传公寓活动动态、热点新闻追踪、安全常识提示、生活小窍门等多个板块,引导同学参与公寓管理,为学生公寓建设出谋划策。

二、与团委合作开展首届宿舍文化节活动。以“激情奥运、和谐校园、温馨宿舍”为主题,开展了“‘寝’如一家”雅室设计、 “ 飞扬舞台” 宿舍风情汇报表演等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向同学们展示了洁净明亮的宿舍环境,使广大同学参与到了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来,加强了同学与公寓管理中心之间的联系。搭建了一条沟通公寓管理与同学之间的桥梁,创建了同学了解公寓管理服务的平台,使公寓管理服务人员为同学服务的亲切形象深入同学心中,增进了宿舍管理服务人员与同学之间的感情。

三、连续多次与我校园林系合作,开展书画、绘画大赛。共评出获奖作品书法、彩描、素描等作品120余幅,学生公寓中心将作品装裱在画框内,目前全部悬挂于学生公寓走廊内。

四、积极复刊《北农宿舍报》,通过开设《奥运大讲堂》、《心灵花园》、《体育专刊》、《时尚达人》等专栏,充分反映同学心声,把握同学思想动态。

此前,我校学生公寓7#、8#、9#楼通过了北京市教委标准化学生公寓验收,至此也标志着我校全部学生公寓均标准化达标。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如何发挥学生公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如何将学生公寓打造成育人的绿色阵地,发挥其时代的育人功能,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历史性的工作任务。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把学生公寓建设成学生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