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志愿填报才是决定人生赛道的关键一战!
刚放下笔的考生和家长请注意 ——
比估分更紧急的事来了!
如何避免「分数浪费」「专业后悔」?
北京市总工会「陪考心理指南」第14期微视频上线,带你用「生涯规划」思维填对高考志愿,把高考分数变成人生加速器。
专家亲授:从兴趣到职业的 3 步高考志愿填报黄金法则
第一步
精准定位「我是谁」
兴趣探索:通过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如「艺术型 A」vs「传统型 C」)匹配专业方向。比如,热爱生物实验的学生,选「生物科学」>盲目跟风「金融工程」。

性格匹配:MBTI 职业性格权威测评告诉你:「INTJ」更适合科研类工作,「ESFP」天生适合舞台。(视频内附心理测试途径)

第二步
洞察「行业未来」趋势
政策风向标:紧跟「十四五」规划重点领域——新基建、人工智能、养老护理等,对应专业毕业即获「职业入场券」。
职业抗风险评估:AI会淘汰哪些职业?

第三步
避开3大高考志愿填报陷阱
陷阱1:唯分数论
陷阱2:家长代劳
陷阱3:盲目追热门

转发自:北京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